到各地演講,常會遇到有孩子正在學樂器的家長詢問我這樣的問題:喜歡音樂是人的天性,音樂也的確帶來美好,但為什么孩子就是不愛練琴?這似乎是普遍存在的“焦慮感”。站在同理的角度,我想,可能需要針對“喜歡”音樂與“學習”音樂,以及“學樂器”和“學音樂”等觀念,做一些心境上的調整,如此,或許有助于“解除焦慮”。
“音樂之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無論男女老幼,都有接觸、感受、體驗音樂的能力。沉醉在音樂里令人感覺幸福,借由喜歡和欣賞與音樂為伍,人人都有機會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然而,從對音樂的喜愛,到進入音樂的學習,之間雖有高度的關聯性,但我總覺得兩者不見得是同一件事。
一般印象里,似乎已習慣將樂器的學習,視同音樂的學習;雖說學樂器并不等同于學音樂,因為演奏樂器僅是音樂的面向之一,但不可否認,演奏樂器是傳遞音樂重要的媒介管道。樂器猶如語言工具,愈能精準、深入掌握演奏,表達音樂的能力和空間自然就愈大。
要精通一項樂器,反復練習在所難免,而演奏技術的提升,往往是在接連的挫折中累積而來的。遇到壓力,大部分的人都會有逃避的念頭,何況是對孩子來說,練琴過程中除了必須承受反復練習的乏味,及無法克服困難的失落感,來自家長與師長的殷切期望和著急催促,或是不理解與難以感同身受,都可能形成額外的心理負擔。一旦負面認知與練琴、學音樂等產生鏈接,那么,孩子排斥、懼怕練琴,對學音樂打退堂鼓,甚至最終變得不喜歡音樂,也就不難想見了。
現今,許多人已理解到,用命令的口氣要求孩子“練習”、“再一遍”、“重來”,并非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困難的最佳辦法。為了順利“度過難關”,許多人想方設法,教學理論探討和教材教法研發也相應而生。
有的利用說故事的方式,或是帶孩子欣賞不同表演,先建構持續引發學習興趣的情境,再一步步引導孩子克服困難;有的會搭配伴奏,增添音樂的豐富性,并在合奏過程中與孩子“齊心協力”、共享成敗;有的則使用不同的教材,讓孩子在多樣的變化中減低反復練習的枯燥,達到增進技巧的目的。
除開一些例外,像是在音樂方面具有突出的天分與超乎的狂熱,或是自幼耳濡目染,練琴對多數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理所當然、會自動自發去做的事。因而,在孩子學音樂的路上,家長和師長扮演著吃重的角色。我曾在很多場合說過:我認為,鼓勵孩子學音樂,實在無須在一開始的時候,就將其定位成將來要當演奏家!
誠然,能培養出卓越的音樂家,是社會之福,也是我長久以來的職志。然而,從事音樂教育工作,我更樂見有愈來愈多人透過音樂的學習培養對藝術的熱情,并將自身透過體驗所獲得的感受、覺察、想象等能力,應用在生活、工作或其他的學習上,豐厚美感存折、開拓創新視野,進而廣泛帶動社會各行各業的“加值”。
或許,這才是任何需要付出辛苦代價的學習,所欲彰顯的“殊途同歸”之價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