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抱著什么樣的目的,家長一定要認準孩子的確略有音樂上的靈氣和興趣再慎重開始,千萬不要耽誤了孩子在其他方面表現(xiàn)出的才能和熱情。”茅為蕙建議家長通過對孩子手、耳、記憶力等幾方面的簡單評判,來基本了解自己孩子的音樂潛質。
茅為蕙說,四五歲的小孩子,手形已經(jīng)基本能看出來。一是看手指特別是關節(jié)部分是硬還是軟,太硬不行,太軟更不好;二是看各個手指之間離得夠不夠遠,手張得越開,以后彈琴越輕松。至于手指的長度,小指最好能到達無名指最上面一個關節(jié)。
“耳朵關系到樂感和節(jié)奏感。”茅為蕙舉例說,大人拍掌讓小孩子跟著唱歌,看他是否跟得上節(jié)拍,是否有本能的節(jié)奏感。或者放一個鋼琴曲,看看孩子是否能用恰當?shù)男稳菰~來表示,“比如,說像放鞭炮,或者說是像爆米花的感覺。”
測試記憶力,可以由媽媽唱一首歌,讓孩子學著唱,看孩子有沒有基本的音樂模仿力。或者放一個曲子,第二天再放一遍,看看孩子是否能分辨。
“如果這三點都具備,那么孩子的音樂潛質至少是在標準線之上的。”
針對很多家長讓孩子先學電子琴作為入門的做法,茅為蕙指出這是一個誤區(qū),因為學電子琴雖然可以幫助孩子認譜,但電子琴的觸鍵沒有深淺,聲音沒有輕響,孩子彈了幾年的電子琴后,仍然不能培養(yǎng)出任何掌控鍵盤的力量,對后來學鋼琴沒有任何幫助。
對于初學階段,茅為蕙建議先上集體課,小朋友之間的互動有利于孩子記憶、領會學到的東西,而且大課更有課堂的氛圍,學生會更有敬畏心,容易集中注意力聽講。上完一段時間的集體課后,再改為一對一的小課。這時候,孩子對鋼琴和鍵盤已經(jīng)有相當?shù)牧私饬耍撉俨辉偈莻€龐然怪物,再上小課會感覺更自然,學習效率也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