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臺名為樂讀巴金的多媒體鋼琴音樂會,本月25日將在上海音樂廳演出。昨天,主演這臺音樂會的鋼琴家宋思衡告訴記者:這些天,我正在練琴。用鋼琴‘閱讀’巴金名著,并非簡單的解讀。
音樂感悟巴老
通過音樂體驗不同領域作品的情感內涵,宋思衡并非第一次。他策劃表演的交響情人夢肖邦·愛尋找村上春樹等音樂會,將音樂與電視劇集、話劇、文學作品跨界結合,演遍了全國。因此,上海作協有關人士去年底找到他,提出委約以巴金為題材的多媒體音樂會,宋思衡馬上覺得是很有意義的嘗試,借助音樂與巴老的作品產生碰撞交融,把單一的小說閱讀方式,拓展為通過與聆聽聯動的新渠道,引領大家走進巴老的情感世界。該項目馬上得到了上海文化基金會的支持。
肖邦樂曲聯動
今年1月起,宋思衡與長期合作的多媒體設計者李競菲等伙伴,進入了創作策劃階段。他們多次到巴金故居收集素材,巴老的家人也提供了許多珍貴的資料,閱讀巴金的名著更成了宋思衡每天與練琴一樣重要的內容。結合巴金的人生經歷,宋思衡用音樂家的思維方式,仔細捕捉情感變化的共鳴與體驗,漸漸構成了音樂會的框架和線索。他說:音樂會構思為三段體。我對巴老人生和作品的大量感悟,與肖邦的不少作品有許多暗合之處,所以,選擇的音樂以肖邦的樂曲為主。
探尋內心世界
音樂會的序曲,選用拉赫馬尼諾夫的《練聲曲》,他解釋道:畫面有很多老上海的場景,音樂傳遞出他在上海時對蘇聯的向往之意,但序曲是符號式的。進入三段體后,才真正深入探尋巴老的內心世界。早期的巴金,充滿著理想,還具有反抗、叛逆的心態,與肖邦的 《前奏曲》不無相通之處;定居上海創作《激流三部曲》階段,既是他創作旺盛時期,又在許多生活遭際中走向成熟,肖邦的《第二奏鳴曲》《波蘭舞曲·英雄》很能體現這種人生氣質……最后,宋思衡將用舒曼的《童年情景》為音樂會奏響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