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年輕父母中,不少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有藝術氣質,成為小音樂家。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各種音樂早教課成為新寵。義烏美育兒童音樂舞蹈國際機構的校長楊新悅說,在音樂早教的過程中,有些誤區家長得避免。
學音樂要循序漸進
楊新悅說,學習法則告訴我們,所有的學習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孩子學走路,一定是先開始爬,再試著站立,再邁步、摔跤、爬起來、走路、跑步。其他方面的學習也是這樣。
但在學習音樂這件事上,特別是學習器樂方面,許多家長為了速度,在孩子還沒有打下一定的音樂基礎時,就讓孩子學鋼琴、學小提琴,這樣的做法就不恰當,因為這違背了循序漸進的科學過程。它造成的結果是孩子喪失學習興趣,往往堅持不了多久,就會放棄音樂學習。不少家長曾向楊新悅抱怨:讓孩子學音樂簡直是一場戰爭,孩子不肯好好練,自己得時刻監督。這樣的結果是,家長和孩子都很累,過不了多久,學音樂這事只能不了了之。
楊新悅認為,一定要先學習一些音樂基礎知識,才能學樂器。如果不學基礎知識,一開始就讓孩子學鋼琴或其他樂器,孩子很難愛上音樂。就拿成人來講,一開始就讓他學樂器,一定是枯燥的、低效的、無法堅持的。
那在學習音樂或是樂器方面,孩子該做哪些準備呢?楊新悅說,樂感、聽力、樂器合奏、樂曲欣賞,這些都需要提前學習。當然,如果教這些基礎知識也是枯燥的,孩子還是沒辦法喜歡音樂,所以應該根據孩子的心理和身體發展特點,用游戲的方法、好玩的方法,進行音樂教育。
哪些孩子適合學音樂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五音不全,自己的孩子應該沒有音樂天賦。其實這之間沒有多少關系。楊新悅曾帶過一個女孩,孩子的父母都認為自己五音不全,因此這個小姑娘送到楊新悅這里學習時,她父母只是為了提升孩子的素質。可在后來的學習中,這個女孩表現出驚人的天賦,在國內一些頂級音樂比賽中多次獲得大獎,現在她父母正在樂呵呵地準備讓孩子往音樂方面發展。
楊新悅介紹說,90%的孩子有正常的音樂天賦,另外有5%的孩子在音樂方面有超常的天賦,另外5%的孩子在音樂方面的天賦稍微差一些。也就是說,絕大部分孩子的音樂天賦都是正常的,都是適合學習音樂的。五音不全一般是因為童年時期,由于環境和條件所限,沒有進行音樂方面的學習,沒有音樂環境的熏陶,而不代表孩子沒有音樂方面的天賦。做家長的如果也想學點音樂知識,或接受音樂的熏陶,什么時候都不晚,只是要付出更多努力。比如鍛煉聽力,6歲之前聽幾十遍就可以聽得很準確,但成年后要培養正確的聽力,有時可能需要聽幾千遍。從這點來說,抓住孩子的音樂關鍵期進行音樂教育就顯得非常重要。即使孩子的音樂天賦比較差,只要通過適當的學習和音樂環境的熏陶,孩子也會變得更有創造力和想象力。
為什么讓孩子學音樂
在中國傳統的教育體制中,不少家長沖著升學能夠加分,讓孩子去學習音樂。這種心情雖然可以理解,但因為只重視考試和分數,忽略了興趣和方法,所以造成許多孩子完全喪失了對音樂的興趣,錯過了用音樂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忽略了孩子的心靈成長,得不償失。
家長在讓孩子學音樂時,一定要問問自己讓孩子學音樂的目的,試著擯棄為了自己的面子,或是隔壁家孩子彈鋼琴得了很多獎,或是自己童年時的夢想希望孩子去完成,或是為了升學加分讓孩子去學習音樂。正確的目的是培養孩子音樂方面的興趣,讓孩子發現音樂,喜歡音樂,把音樂內化成生命的一部分,提高孩子的素養和幸福水平。我們的目的絕不只是為了讓孩子能拉幾首曲子,彈幾首鋼琴曲。
同時,還要選擇正確的學習方法,循序漸進地學習。許多孩子在進行傳統的音樂學習一兩年后放棄學習,甚至痛恨音樂,這肯定是方法錯誤造成的。孩子天生就喜歡音樂,音樂也已經成為孩子8大智能最重要的智能之一,所以我們要好好培養、激發、呵護孩子對音樂的興趣。
學音樂越早越好嗎
對孩子進行音樂教育要抓住孩子的音樂關鍵期或是敏感期。兒童一般在4歲時發展到真正意義上的音樂敏感期。在這個敏感期,兒童等待或尋找特別的音樂環境,跟音樂親近,發展潛在的音樂天賦。
音樂的敏感期同其他敏感期一樣,呈現出螺旋狀發展的過程。幼兒都喜歡節奏,兩歲時就能把握節奏,3~4歲的兒童對簡單而重復的旋律開始感興趣;5~6歲開始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并能用動作表達較為復雜的旋律;6~8歲時,兒童已能體驗音樂帶給他們的美妙感受。某些孩子會聽了音樂而流淚,或是深深沉浸在音樂中。
有一個好的音樂環境很不容易,這個環境包括音樂、音樂設備以及共同感受音樂的人。一些家長逼著孩子練各種樂器,讓孩子無比痛苦。如果在音樂敏感期到來的時候,順其自然地發掘孩子的天賦,孩子可能不用家長逼,自己就會去練;即使他們后來沒有學什么樂器,但具備了良好的樂感和鑒賞力的孩子,比起那些把拉琴當成拉大鋸的痛苦孩子,對音樂的感覺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