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包含其特有的美感與趣味,抓住了這些,才能真正進入藝術的世界。
稚嫩的小手飛舞在黑白鍵上,奏出鮮艷明快的樂曲。然而,有多少孩子在艱苦枯燥的練習中能真正享受到音樂的美感與快樂?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從幼兒園開始,選擇學習一兩門樂器,其中鋼琴作為樂器之王,成為眾多家長與孩子的首選。再加上一些重點學校將特長列為升學的必要條件,這讓學琴的孩子更加趨之若鶩。
學琴的火爆,帶來的是鋼琴培訓市場的風生水起,更催生了鋼琴考級熱。許多家長認為,既然為培養孩子學琴投入了那么多(包括購買鋼琴、教材、上課、請輔導老師等費用),不考一下級,拿幾個證書獲得認證,不是白投入了嗎?再加上證書能為孩子升入一個更好地學校增加籌碼,更點燃了大家的考級熱情。一些孩子每年轉戰不同的地方參加考級,動輒一年連升三級的情況也屢見不鮮。
然而,有鋼琴教育家指出,這種急功近利的行為已嚴重違背了當初設立鋼琴考級的初衷。開展鋼琴考級,最初是為了給鋼琴的業余學習者提供一條相對規范的學習道路,讓學習者能全面、穩定地一步步完成從入門到初級再到中高級的漸進過程。那種只練習考級教材上的幾首曲子,通過走捷徑的方式完成考級,就認為自己已經通曉鋼琴這門樂器的行為,讓鋼琴學習變得枯燥無味、了無生趣,最終只能讓孩子越來越厭惡彈琴,更培養不出具有相當修養的音樂家。
我國著名的鋼琴演奏家、指揮家石叔誠前不久來到湖北宜昌的一家青少年活動中心參觀指導時,聆聽了幾名不同年齡段琴童的演奏后,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問題,就是毫無節奏感。他語重心長地對孩子們說,節奏是音樂最基礎、最重要的部分,沒有掌握節奏就開始彈琴,就等于沒有學會走路就開始蹦跳、舞蹈一樣。沒有了節奏,再花哨的技巧也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其實不僅是音樂,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包含其特有的美感與趣味,抓住了這些,才能真正進入藝術的世界,完成心靈的重塑。然而,這種重塑是日積月累、潤物無聲的點滴變化,任何急功近利的行為都可能導致最終的失敗。讓我們暫時拋開音樂本身,單看看鋼琴的制作,就會發現這也是一門藝術。且不說一架鋼琴擁有8000多個零件,需要上千個步驟才能完成制作,僅僅是最初的琴板干燥過程,就需要3次,歷時半年多。其中第一次干燥,需要靜置6個月時間,消除木板的內應力,以便使制成的鋼琴不變形、不開裂。在這長達半年的漫長時間里,木材完成了自身的第一次轉化,向著樂器之王邁出了它的第一步,任何試圖超越這基礎第一步的人工操作,都只能導致最終的失敗。
對于鋼琴這種樂器舶來品來說,可能西方的入門培訓方法更值得我們借鑒。在美國,一些致力于學習鋼琴的孩子往往從四五歲便開始啟蒙。然而,他們的啟蒙方式并不是將孩子按在鋼琴邊練習指法,而是由老師帶他們隨著音樂的節奏拍手跺腳、翩翩起舞。這種最初的肢體動作讓還在懵懂中的幼童了解什么叫節奏,為他們將來的音樂學習打下了牢固的基礎。
不論是音樂、繪畫還是文學、書法,眾多藝術形式其實都是相通的。我們可以在繪畫中聆聽到旋律,在音樂中欣賞到畫面,然而能否聆聽、欣賞得到,取決于個人的藝術修養。這種修養需要在藝術的熏陶中潛移默化地形成,而一旦形成,將受益終身。拋開任何為了利益而進行的藝術學習,也許你會驚奇地發現一塊更加明凈的美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