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常被稱作治療鋼琴的“外科醫生”,用耳朵檢查鋼琴“心臟”的雜音。一把像扳手一樣的“手術刀”,小心翼翼地扳動數百個連接琴弦的弦軸,將聲音的振動頻率調整到最佳的位置。這是一個漸趨熱門的職業——鋼琴調律師。
本期今日體驗,記者帶你走進鋼琴調律師王國波的生活,體驗如何用耳朵找回“走失”的音符…
名片
王國波:33歲,龍灣人,國家注冊高級調律師,入行近10年
大學讀的是計算機專業,因小時候酷愛彈鋼琴,畢業后選擇了這份職業
他的工具包里,擺滿一把把“手術刀”
10月28日上午,記者跟隨調律師王國波來到市區一客戶家中,開始鋼琴調律體驗。
“一臺鋼琴有8000多個零部件、88個琴鍵。”調律師王國波先讓記者接受“上崗培訓”,他拆開鋼琴,告訴記者,彈動琴鍵牽動的200多根琴弦和200多根弦軸則是鋼琴的“脈博”,雜音往往就出在這里,所以要用工具進行調試,找回鋼琴每個琴鍵精準的聲音。
王國波打開工具包,里面擺滿音叉、調音扳手、止音鉗、不同大小的螺絲刀等工具,像是一把把“手術刀”。
調音前,王國波先用音叉校對標準音高,然后使用調音扳手對鋼琴的弦軸進行扳動,調整琴弦的拉力,從而改變琴鍵彈奏出來的聲音。“這種改變是非常細微的,非專業人士是很難聽得出來。”王國波說。
只是用耳朵聽,就能測算出振動頻率
“仔細聽,有沒有發現這個鍵彈出的聲音有瑕疵?”在王國波的調教下,記者一邊敲擊著琴鍵,一邊用調音扳手扳動弦軸,耳朵還要留心琴音發生的變化。
“不覺得有什么問題。”記者反復聽了多次,搖了搖頭。
“閉上眼睛,再讓琴弦拉緊一點。”王國波說,閉上眼睛,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聽覺上。普通人聽聲音,可能只會注意聲音的振動是否好聽悅耳,而專業人士則會注意音色、音區,測算出振動頻率。
整臺琴的拉力近20噸,調律是個“體力活”
弦軸關系到一臺鋼琴發出的聲音,這200多個弦軸之間互相關聯,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調錯一個弦軸的音,就意味著打破整架鋼琴音色的和諧。
一個多小時,不停重復著扳動弦軸的動作,讓記者感覺有些腰酸背痛。調律師不僅要靠耳朵,還得靠體力,因為每個琴弦之間有一定的拉力,標準的拉力是90多公斤,整臺琴200多根弦軸加起來近20噸。
然而,雖然是“體力活”,但也不能用力過猛,否則會拉斷琴弦,所以有經驗的調律師在扳動調音扳手時會控制好自己的握力。
對話
好耳朵要每天訓練
問:調律師的聽力是否異于常人?
王國波:其實調律師和普通人都一樣,只是他們懂音樂,能運用物理知識,根據聲音振動頻率對走調的聲音進行判斷,熟能生巧而已。
問:什么樣的人不適合做調音師?
王國波:調律師每天都要調一架鋼琴,如果沒有接到工作,就要自己對耳朵進行訓練。一旦停下來幾天,就會影響調律的感覺,所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人一定不合格。
問:所以你們很注重“保養”耳朵?
王國波:這個當然。如果耳朵出現病癥,就意味著調律師生涯的終結。自從做了這個職業,我平時聽音樂都會特別小心,從不戴耳機聽音樂。遇到噪音環境,會下意識用手去保護耳朵。朋友總是開玩笑說,讓我給耳朵買份保險。
調律師都有強迫癥
問:給一臺鋼琴調律要花多長時間?
王國波:好的調律師都會有強迫癥,這是在工作中養成的“毛病”,一般調一次鋼琴需要花上一個多小時。曾經有一名客戶請我為鋼琴調律,卻只給了15分鐘時間,被我回絕了。因為15分鐘對一個挑剔的調律師來說根本完成不了。同理,在這行如果草草了事“糊弄”客戶的話,是干不久的。
問:你曾給一臺上百萬的鋼琴做過“手術”?
王國波:那是溫州大劇院的一臺鋼琴,名叫法奇奧里(Fazioli),價值140多萬元。當時,客戶要求將這臺鋼琴調443赫茲的標準音,也就是說用耳朵測算的振動頻率要精確到毫厘。我花了一個多小時調好音后,許多專業人士對這架鋼琴進行檢測,他們說,聲音效果很好。
年薪雖高同行卻少
問:業內人士說,我市專職從事這一職業的不超過百人,持有高級以上證書的鋼琴調律師更是屈指可數。為什么吃這碗飯的人這么少?
王國波:調律師的工作收入算可觀的。我現在每天至少要為1名客戶上門服務,一次收費300元至1000元,視鋼琴狀況而定,年收入一般超過20萬元。不過因為收入不穩定,這個職業并不是人人向往。有些人因為找不到客戶,所以放棄了,其實挺可惜的。
問:你對這個行業的前景怎么看?
王國波:現在,溫州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讓孩子接觸鋼琴,這讓我們看到希望。但還是有很多人,對鋼琴調律這個概念很陌生,甚至連一些鋼琴初學者也不知道。
問:通常一臺鋼琴要多久調一次?
王國波:鋼琴長時間空置,音律會產生誤差。一開始,普通人聽不出來,但是專業人士聽得出來。一般的鋼琴一年要調2次左右,而對于初學者來說,因為經常練習,一年要調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