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欽在演奏
5月3日訊 今晚,我們在杭州大劇院音樂廳,聽一位80后旅美鋼琴家?guī)淼莫氉嘁魳窌?/p>
安靜的音樂廳被肖邦《夜曲op.9-1》的第一個音符點醒,隨即又陷入一片夜的沉靜與沉醉。鋼琴家的雙手時而溫柔地拂過琴鍵,時而快速地翻飛,觀眾屏息凝神,欣賞著臺上的黑白光影。
他叫韓欽。兩首肖邦后,他奏起貝多芬的奏鳴曲《熱情》。聽得出他對古典音樂的尊重,雖然技巧很棒,但表現(xiàn)得很節(jié)制,更多的是展現(xiàn)對音樂的理解力和感受力。中場休息時,一位鋼琴老師評價。當然,非專業(yè)的觀眾也可以從下半場的中國樂曲《瀏陽河》和《百鳥朝鳳》中找到共鳴,為了讓大家更好地欣賞,韓欽還在每首曲目前以簡短的介紹和分析帶入情緒——這樣的情景,有點像音樂課堂,因為氣氛自由,格外讓人享受:現(xiàn)場的小琴童們明顯比平時坐得住,在他們身邊,不少用心的父母還拿出手機做起了筆記。
其實,如果用一種更商業(yè)的眼光打量這場音樂會,可以挖出很多新聞點——韓欽畢業(yè)于世界頂尖音樂學府耶魯大學音樂學院,曾多次在國內外大型鋼琴比賽中獲獎,現(xiàn)為杭州師范大學最年輕的特聘教授;這也是杭州大劇院首次為本地鋼琴家開設名師專場,曲目安排跟郎朗2010年在維也納金色大廳的演奏會有不少重合,此外,他還與李云迪、陳薩師出同門。
但韓欽刻意淡化了以上這些賣點,他想做一個實驗,看看今晚在這里靜靜聆聽的觀眾中,有多少人是發(fā)自內心熱愛古典音樂的。
怎樣識別?韓欽笑答看他們的眼睛。自然和被動的氛圍明顯不一樣——這是他在國外巡演時發(fā)現(xiàn)的秘密:有時候演出場地很小、觀眾也不認識我,但他們會為肖邦、莫扎特、普羅科菲耶夫等大師創(chuàng)造的音樂而來。我們相聚在這里,盡管是臺上和臺下,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目的相同,因此覺得心靈相通。
回國5年多,韓欽完成了從一名純粹的鋼琴演奏家到鋼琴教育者的身份轉換。曾經(jīng)他有一句口頭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現(xiàn)在還會補上一句:老師對興趣的培養(yǎng)也很重要。
今晚,韓欽的學生之一、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楊濱禧專程從臺州趕來,在臺下認真地坐了兩小時。演出結束后,媽媽問她,聽懂了嗎?她用力點頭,又搖搖頭,小聲說:好幾首曲子沒聽到過。為了減輕家長的焦慮,韓欽忍不住透露了自己的下一個計劃:辦一個鋼琴基礎教育演奏會,把小朋友喜歡的小步舞曲、理查德·克萊德曼彈得很棒,讓他們知道,原來這些曲子是這么有滋有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