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亞歷山大·塔霍在上海音樂廳舉辦了一場鋼琴獨奏會。上半場開場的莫扎特乏善可陳,而到了舒伯特的四首即興曲(作品號D.899)時,全場觀眾仿佛同他的琴聲一起回到了電影《愛》之中。
這位身材修長、膚色蒼白的法國鋼琴家,因參演了《愛》這部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獲獎影片而廣為人知,但那短短客串的小段對于他自己來說僅僅是三天的工作。他并不打算繼續跨界到電影界,因為深知自己真正擅長的是演奏鋼琴。
演出下半場的壓軸曲目是肖邦。塔霍五歲時就開始學習演奏肖邦,隨著不斷成長,肖邦逐漸成為那個看不見的朋友,不斷產生共鳴。他一面是很憂郁的,一面卻很激烈,就好像是兒童說話一樣。塔霍說,我一生都致力于演奏肖邦,也覺得一輩子都可以演奏下去。
《升c小調第20號夜曲》、《F小調幻想曲》作品49號、《三首圓舞曲》,塔霍演繹下的肖邦自然生動,同時富有時代感。鋼琴家憑借敏銳的感知力去理解肖邦音樂中的距離感。17歲離開波蘭的作曲家一生都處在對故鄉的懷念之中,因此他的音樂是沒有根的。塔霍在演奏時準確地抓住了這種發自內心的虛無,彈出來的曲子與其說是憂傷浪漫,不如說是淡然平靜的。
最近幾個音樂季,塔霍活躍于世界各地的音樂廳與音樂節。他在曲目方面的大膽嘗試贏得許多第一,比如在向拉莫致敬與向庫珀蘭致敬等音樂會中將經典作品與現代作曲家的作品融為一爐,此外還有受流行歌曲啟發而編排的鋼琴之歌音樂會等。
十五年前塔霍賣掉了家里的鋼琴,理由是只要有琴的地方,整天就會待在琴旁邊練習與即興彈奏。他去不同的地方練琴,只帶著當天排練所需要的樂譜,這樣會更加集中精力。
拉威爾也是塔霍的摯愛。演奏會上,當他彈奏鋼琴組曲中的幾首節選《憂郁的鳥》、《海上的船》、《丑角的晨歌》時,骨子里的印象派飄灑氣質顯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