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民楊先生向本報反映,他給孩子買了一把6000多元的小提琴,但小提琴老師卻認為這把琴只值4000元。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虛標價格確實是部分樂器行常用的牟利手段。
楊先生告訴記者,上周他到華苑一家樂器行為孩子挑選小提琴。選購時,商家極力向他推薦了一款小提琴,介紹稱此款小提琴是全手工打造的,手工刷漆、手工制作,面板是白松,拉弦板是烏木,原價為10000元,現在特價促銷才賣6820元。聽到這樣的推薦,楊先生二話不說就掏了錢。但孩子的小提琴老師看過這把琴后卻表示,這種小提琴只能算是中低端產品,價格差不多在4000元左右。
記者在隨后的采訪中了解到,目前虛標價格的做法在樂器行中較為普遍。在津濱大道附近一家樂器行,記者發現,該店的樂器價格水分頗高,例如一款單簧管,原價1280元,現在只要760元,相當于6折出售。在小提琴、單簧管之外,鋼琴標價注水的情況也普遍存在。記者在多家琴行了解到,不少商家賣鋼琴都會在原價基礎上打上5~6折,比如,一架標價27500元的鋼琴,店員稱15600元即可售出,二者相差逾萬元。即使折扣已經不小,但記者在試圖講價時發現,打折后的樂器,仍可能大幅降價。
對此,本市一位經濟律師表示,如何辨別樂器質量在消費者中并不普及,部分樂器行便抓住這個弱點,虛標樂器價格。因此,消費者在購買樂器時最好請懂行的人員陪同,避免落入商家制造的消費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