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李云迪、陳薩、張昊辰、左章……不論是已有國際聲譽的著名鋼琴家,還是剛剛在國內外上嶄露頭角的琴壇新秀,他們的成長經歷都與深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他們或是從各地遠道而來投入著名鋼琴教育家但昭義老師門下,或是未見聲名時已隨深圳交響樂團出國演出,也有深圳土生土長的90后,在深圳濃厚的鋼琴之城的夢想中成長起來。
深圳的少兒鋼琴教育領先全國,與國際城市相比也不遜色,這一點從向外推出的眾多優秀人才足可以證明。因為深圳有但昭義這樣的世界級鋼琴教育家,也有眾多提攜新人的前輩,以及能夠給新人表現的機會,深圳交響樂團團長陳川松說。但同時,他仍不掩飾對未來的擔憂鋼琴神童成長后都離開了深圳,因為深圳無法提供更大更高的平臺,缺乏滋養人才的大水庫。
國際新星多出自名師門下
4月30日,但昭義的四大弟子左章、薛嘯秋、古靜丹、潘林子與深圳藝術學校管弦樂團共同擔綱,在深圳音樂廳為市民獻上了一場鋼琴音樂會。音樂會在普朗克的雙鋼琴協奏曲中拉開序幕,由配合多年的潘林子、古靜丹雙鋼琴組合與交響樂團演奏;大師姐左章的舒曼交響練習曲氣勢恢宏;潘林子則與樂隊合作了世界上最難演奏的作品拉赫瑪尼諾夫D小調第三鋼琴協奏曲;由張朝改編的《在那遙遠的地方》和由薛嘯秋進行跨界嘗試改編的《卡門狂想曲》更讓人耳目一新。
但昭義和弟子的鋼琴音樂會在深圳并非第一次舉辦,每一年演奏的弟子總有變化,但幾乎都是在琴壇備受關注的名字。深圳的藝術發展別的方面不太好說,但是在少兒鋼琴培訓方面成果顯著,陳川松說。目前最炙手可熱的青年鋼琴家李云迪成為深圳琴童的楷模,在其奪得肖邦大獎后的短短數年間,左章獲得烏克蘭克萊涅夫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張昊辰獲第四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第一名和第五屆亞洲肖邦鋼琴大賽金獎,何其真獲施坦威國際青少年鋼琴比賽中國賽區第一名……到國際上摘金奪銀的深圳選手屢現。
在但昭義成功模式的帶動下,國內諸多鋼琴名師云集深圳,周廣仁、劉詩昆、孔祥東等競相開設鋼琴培訓基地,著名指揮家姚關榮也為深圳積極培養指揮人才。大師們傳授的科學方法和理念對于專業學習者來說至關重要,名師積聚產生的效應則讓深圳有了濃厚的鋼琴學習氛圍。市文化藝術培訓行業協會秘書長英雷說,在基礎好、氛圍好的地方,孩子會學得更容易。
深圳鋼琴藝術氛圍濃厚
深圳為何頻頻出現鋼琴神童?姚關榮認為,其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改革開放后,市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鋼琴教育有很大的需求。深圳走在改革開放前沿,居民的收入較高,使其在鋼琴培訓方面的物質基礎較好。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湯培華曾在深圳藝校任教,比較滬深兩地差異,她認為,雖然深圳在歷史積淀方面有缺陷,但其毗鄰香港是很好的優勢。香港的鋼琴教育發達,深港兩地的頻繁交流讓深圳市民的鋼琴素養早有浸染。
2004年,深圳作出了打造鋼琴之城的規劃,《深圳市建設鋼琴之城規劃方案(2005—2010)》提出,2005年至2010年搭建起鋼琴之城的基礎框架,2010年至2020年基本建成鋼琴之城。
2010年的數據顯示,深圳擁有鋼琴93760臺,8.2%的家庭有鋼琴;鋼琴教師逾13000人,學習鋼琴者逾150000人;每年參與國家鋼琴考級的琴童近萬名,鋼琴培訓機構眾多。正是因為深圳的鋼琴藝術氛圍濃厚,才能吸引但昭義、李云迪、陳薩等一批大師和人才。英雷說,深圳對鋼琴藝術的倡導,使得越來越多的國際級大師前來演出和開設大師班。這些活動讓學琴的孩子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學習機會,甚至讓他們得到前往國際藝術學府的機會。
此外,深圳近年來試探性地舉辦不同級別的國際協奏曲大賽等鋼琴賽事和鋼琴音樂節等活動。盡管水準各異,褒貶不一,但英雷認為,大大小小的活動也給了深圳琴童更多的舞臺。
前輩搭梯,鋼琴少年闖世界
上月底,洛林·馬澤爾和慕尼黑愛樂樂團的演出在深圳音樂廳舉辦,年輕的張昊辰擔任貝多芬第四鋼琴協奏曲的鋼琴演奏。張昊辰曾是深圳交響樂團多場音樂會和各地巡演的合作鋼琴家,業界評論稱,他的演奏屬國際一流水準。陳川松說,深圳的琴童有一個極大的優勢,出色者從小就可以和樂隊合作,藝術水準一開始就有保障。琴童參加國際比賽必須是以協奏的形式,深圳的孩子在這方面更為有利。
作為深圳文化體制改革后僅存的全額補貼藝術團體,深圳交響樂團獲得每年2200萬元的財政撥款,每年必須完成113場演出任務。我們樂于為優秀的琴童提供更多的演出舞臺,政府也為他們提供了經費。遇到有前途的苗子,我們還會向各處推薦,被推薦者中甚至包括未成名的郎朗和李云迪。
在深圳乃至中國的交響樂歷史上,姚關榮都是值得一提的人物。他是第一位率領中國樂團登上柏林愛樂音樂廳、布拉格斯美塔那音樂廳和紐倫堡名歌手音樂廳舞臺的中國音樂家。在中國音樂界,他創造了多項世界級個人第一。上世紀80年代,姚關榮來到深圳建設深圳交響樂團。那時候深圳已經有一批音樂工作者,尤其是深圳藝校最早的建立者們為深圳今天的鋼琴教育做了鋪墊。后來,但昭義的鋼琴教育體系又培養和發掘了一批人才。
懷揣愛才之心,深圳交響樂團在1997年,李云迪還是名不見經傳的鋼琴少年時,就開始帶著他參加到德國的巡演,讓他走向國際。年輕人只要有能力,深圳就會給予他機會。
77歲高齡的姚關榮,近期正在為與弟子黃杞瑩攜手執棒深交演奏貝多芬《第七交響曲》而悉心準備。姚關榮說:一個老頭和一個小孩一起演出一個完整的交響樂,我覺得蠻有趣味的,讓大家看到中國交響樂后繼有人、前途無量。
不能僅有國際級鋼琴神童
闖國際大賽的深圳鋼琴神童眾多,但最終他們都離開了深圳。李云迪曾經通過深圳的人才計劃引入,最終通過香港的優才計劃離開了深圳,讓人感到惋惜。深圳缺乏滋養人才的大水庫,鋼琴家一旦成長起來,就難以留在深圳,陳川松說。曾經作為鋼琴神童推手的深圳交響樂團,與成名的青年鋼琴家的合作大大少于從前。
但昭義在談及深圳建設鋼琴之城時曾表示,深圳的鋼琴人才往往在18歲前就離開了。在專業教學方面,深圳沒有鋼琴學院。鋼琴之城需要內容,國際性比賽、大師班、夏令營、音樂作品研討會、鋼琴銷售與展覽,需要方方面面的支持,才能成城,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深圳大學鋼琴系副主任周春虎認為,政府方面應該更加重視鋼琴教育,可以在打造基礎方面有所作為,在師資力量建設上有所提高,打造更多高品質的鋼琴比賽、藝術節,甚至考慮在深圳建設高水準的鋼琴廠。鋼琴之城’是全方位的,并非出幾個演奏家就可以。國際級演奏家當然耀眼,但周春虎認為,鋼琴教育更應該注重學生對藝術、美學的欣賞能力和音樂創造力的培養。
在比賽和考級的功利心下,很多家長逼著孩子練琴考級,造就了很多考級人才。但我發現,到了大學,很多學生彈奏考級曲目很好,一旦讓他編配一首小樂曲都特別困難靠死彈出來的學生完全沒有音樂創造力,無法真正領會音樂的魅力。讓更多的孩子真正喜歡音樂,喜歡鋼琴,這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新星成長之路
13歲小姑娘與大師共同執棒
13歲的黃杞瑩和小伙伴聊天時,嘻嘻哈哈說個不停,和這個年紀的孩子并無二致。當她坐在姚關榮身邊聽老師說指揮時,身上散發出古典音樂學習者獨有的內秀和雅靜。5月28日,姚關榮、黃杞瑩師生交響音樂會將在深圳音樂廳奏響,黃杞瑩第一次與大型交響樂團合作。
黃杞瑩2010年獲得意大利巴勒塔國際鋼琴比賽雙鋼琴第一名和個人獨奏第二名。在姚關榮看來,她具有非凡的音樂聽辨力、出色的音樂感覺和刻苦用功的毅力,使她具備了成為成功指揮的潛力。
從討厭彈巴赫到理解巴赫
三四歲時,黃杞瑩已經表現出對鋼琴的興趣。開始學鋼琴特別枯燥,杞瑩一練琴就哭,常常從上課開始哭到結束,她的媽媽說。
回憶學琴經歷,黃杞瑩說,小時候很討厭彈巴赫,一首巴赫作品要拖兩三個星期才完成。現在我已經知道了怎么彈巴赫,真正理解了巴赫。
她的老師解釋,巴赫作品內涵深刻,并非年幼的小姑娘能夠理解,孩子彈奏時覺得不好聽,容易喪失興趣。郎朗在自傳《千里之行:我的故事》中寫道,父親為了讓他補習,以跳樓、吃安眠藥相恐嚇。杞瑩的媽媽說自己并不是狼爸虎媽,但既然選擇學琴,就要讓孩子學習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盡管哭,還是要求孩子繼續練習。
小學二年級,黃杞瑩的天賦和記憶力凸顯出來。在老師建議下,她選擇了專業道路。
與指揮家合作執棒深交
6歲時,黃杞瑩拜入深圳藝校老師肖玫門下,幾年后考入深圳藝校鋼琴系。
指導過黃杞瑩的知名鋼琴教育家湯蓓華評價:黃杞瑩是一位具有出色音樂感覺和扎實功底的少年鋼琴家。
6歲開始,黃杞瑩同時跟著姚關榮學習指揮。舒伯特、莫扎特、貝多芬等的交響樂都是課程內容。在姚關榮帶領下,黃杞瑩11歲就在中國廣播電影交響樂團做過短暫的接觸性排練。
黃杞瑩在藝術道路上越走越穩,對文化課的學習要求并沒有放松。在小學,成績長期保持在年級前五名;在藝校,文化成績名列前茅。目前,她更是從幾萬名考生中脫穎而出,考取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
學鋼琴的孩子特別聰明,記憶力很好,背古詩之類的,一兩遍就記住了。感覺藝術教育和文化課是相輔相成的,杞瑩的媽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