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林羿,不可避免地走進了她純粹的音樂世界。因為林羿除了音樂,還是音樂。她的每一個細胞每時每刻都在思考音樂,包括吃飯、睡覺……一位熟悉她的同事如此描述這位海南土生土長的青年鋼琴演奏家。
如同看電影般欣賞古典音樂海南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海口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林羿將給椰城人們送來這樣的音樂感受。
6月2日,林羿多媒體鋼琴交響敘事獨奏音樂會《生命之旅》將在海南省歌舞劇院舉行。多媒體鋼琴音樂會是一種音樂展示的新形式,在國內尚屬前沿。多媒體音樂會將現代技術元素與古典音樂有機地融合,因其表達方式別開生面而備受年輕音樂粉絲們的推崇。屆時,林羿的鋼琴演奏將在聲、光、電、視頻、動漫等動態場景的渲染下貫穿始終,給人們帶來全新的音樂體驗。
著迷于對琴鍵的觸摸感
也許林羿就是為音樂而生的。1974年她出生于海口一個書香之家,父親是海南知名的教育專家,母親是一位音樂教師。小時候,正值德國英俊的鋼琴王子克萊德曼風靡國內外,林羿夢想著自己的手指也能像他那樣在琴鍵上奔馳。7歲林羿開始學習電子琴,后來改學鋼琴。學琴的道路是艱辛的,但她從不以為然,而是著迷于對琴鍵的觸摸感,這種神奇的感覺讓她擺脫了學琴過程中不時襲來的自卑和孤獨。因為專注和沉迷,她在修學道路上,幾乎一帆風順。
1998年從武漢音樂學院鋼琴系畢業后,林羿到海南大學當鋼琴專業教師。教學之外林羿是海南音樂界活躍的鋼琴演奏家,曾多次參加由海南省委宣傳部主辦的大型交響音樂會,擔任鋼琴主奏。2004年8月,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大型文藝演出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林羿與海口樂團演奏了鋼琴協奏曲《走進新時代》、《黃河》,這是海口樂團首次完整地演奏鋼琴協奏曲。2002年林羿鋼琴獨奏音樂會成功舉行,得到業界極高的評價她是一位融技巧及感染力為一身的教師;她不但具有極強的表演力,還有著很獨特的創新視界;她是一位對音樂很真誠的青年演奏家……
和十指在琴鍵上弛騁的飛揚氣勢不同,林羿面對來訪者講話絕不是滔滔不絕的,而是習慣性地在思考,和每個人講話,講每一句話,她似乎都想表達出另一個層面的東西,這個層面叫什么,說不好,暫稱之為林羿的音樂世界吧。
在追尋音樂藝術的道路上,林羿最害怕的是失去靈感。她曾在自己的博客上寫道:每次上完一節美妙的音樂課,自己也倍感安慰,我現在特別需要靈感,擔心上了許多的課后靈感會枯竭……哦,上帝,給我感覺,不但是我的手指還有我的腦子……當了老師之后,她每年仍保持一定量的表演,是為了在教學上能把布置給學生的曲子彈得更好,為了保持手指技巧上的熟練,并在練習過程中獲得新的氧氣。
從2004年首次參加國際音樂節后,她每年都定期出國與各國鋼琴大師們切磋。曾跟德奧鋼琴學派大師Antu Kemt 、Tigran Alikhanov等學習交流,得到了很大的啟發。自此,鋼琴教學、演奏、國際交流這三種方式成為林羿音樂世界的主要內容,在這個過程中,她讓手指在琴鍵上跳躍,讓思想在旋律中飛舞,讓靈感在與學生和大師的交流中閃現……她十分享受這個過程。
音樂學習過程應是快樂的
2011年海南首屆網絡春晚上,那位彈奏《克羅地亞狂想曲》的9歲的小鋼琴手吳鼎令人印象深刻。他就是林羿的學生。這位琴童當時與捷克著名小提琴家同臺演出,鎮定而熱情地彈奏《克羅地亞狂想曲》,將曲子中克羅地亞因戰亂家園被毀,作曲家悲憤、失望、希望交錯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曲畢,掌聲雷動,吳鼎稚嫩的臉和他成熟的理解力深深打動觀眾。小吳鼎能準確地表現出這種離他生活很遠的復雜情感,與林羿的啟發式教學大有關系。
一位5歲小琴童在學習入門曲子《動物狂歡節》時,林羿沒有用傳統教學方法,而是讓孩子先入境,根據這首曲子編一個童話故事,在彈低音時,問孩子這是什么動物(如大象)在走路;高音時,又是什么動物(如小鳥)在唱歌……讓孩子從學到練,都沉浸在童話故事中,所以孩子是快樂的。
去年林羿的3名學生陳侯聰、陳俊成、陳靜,在全省中學生器樂大賽上囊括高中、初中組一等獎。林羿認為,孩子們主要是贏在對音樂的理解力上。目前,林羿教出的學生在美國、英國及國內知名院校主攻鋼琴的學生有10多名;有20多學生曾在國內外的重大音樂賽事中獲獎。
林羿認為,器樂技巧訓練是音樂學習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演奏音樂的必要手段。但如果過度強調基本功,而忽視了音樂的理解力培養,那么所彈奏出來的音樂是沒有靈魂的。讓孩子在沒有理解力的前提下,去進行枯燥的基本訓練,會泯滅了孩子對音樂的熱愛,使他們中途放棄學習。
林羿認為當前國內鋼琴教育存在重技術而輕音樂感培養的問題,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厭學情緒。她舉了一個例子:外地曾有一學生,考過鋼琴十級后,就發誓再也不摸琴了。可知這孩子是在痛苦和被迫中練琴并考級的。她極其反對這種在家長和老師的雙重高壓下被動地進行音樂教育的方法。她認為,音樂學習過程應該是很愉悅的,因為音樂是表達人類情感的最好方式。學琴的目的是什么?應該讓學生喜歡鋼琴的浪漫抒情,并且能感受到鋼琴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
像說話那樣自然地彈琴
為了讓孩子們快樂學琴,林羿自己摸索出的一套自然鋼琴教學法。
林羿回憶說,剛當老師時,她也曾用傳統的方式去教學生,令她困惑的是,不論如何用心去教,有一部分學生還是厭學。后來,她大量閱讀了歐美的音樂教學論著,以及參加每年上海、北京的國際鋼琴大師班,在與國際大師的交流中,了解了歐美音樂教育與國內傳統音樂教育的不同,才逐漸在實踐中形成了目前這套教育理念與方法。
自然鋼琴教學法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然,就是鋼琴教學,要符合鋼琴音樂的規律,符合學生不同年齡層的規律。林羿認為,音樂的產生是因為人類思想和情感表達的需要,而人們情感表達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所以我們要培養學生像說話那樣彈琴,自然而然;像演戲那樣彈琴,感性入境,樂曲需要什么情感,演奏者就必須調動什么情感。所以演奏者需要進行情緒控制訓練,這還得對不同性格的學生進行區分,因材施教,如性格外向的學生要訓練其情緒平和、沉穩,性格內向的學生要訓練使其情緒興奮等。
在對每個學生上課前,林羿都會對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思考,隨時調整上課方式方法。為了對大一點的孩子性格進行把握,她還常進入學生的博客,與學生互動。當讀到學生陳侯聰的博文中一句話練琴就像是做了一場夢……總不愿意醒來……時,林羿幸福于該生的感性。當讀到學生陳俊成在QQ中留言:不要把理想定得太高,要慢慢安于現狀時,林羿感動于該生的真誠。
林羿說,經過多年對學生的訓練實踐,她認為音樂感人人都有,通過正確的訓練,每個學生都可以真實地表現出個性的音樂,進而演奏出音樂的魂來,這個過程是學生和老師共同被感動和釋放感性的過程。
4月的一天,林羿在博客中記下她同時給四位學生上課的經過,這是一種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相互啟發的教育嘗試,讓學生們感觸良多,也讓林老師自己激動不已,她在博文中寫道:呵呵,這節課學生們學到了東西,我也在四位學生的身上找到了根本的問題所在,我覺得自己是幸福的,也覺得教育的過程是感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