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法國國際鋼琴音樂節將在普羅旺斯舉辦,這個享譽世界的鋼琴盛會上,有兩個中國面孔頗為引人注目。一個是青年女鋼琴家陳薩,另一個叫朱曉玫;
剛剛結束的2012年高考,遼寧卷的語文作文題,閱讀的材料是一個大隱隱于樂的女鋼琴家的生平,這個女鋼琴家的原型,即為朱曉玫;
朱曉玫,一個在國內古典音樂圈尚且陌生的名字,在不久前,因為一條微博而突然走紅。
此前的32年,她一直蟄居海外,默默彈琴,近50歲時才出版自己的第一張唱片,引發歐洲音樂界的震驚。她與鋼琴鬼才古爾德被并稱為演奏巴赫音樂的并峙雙峰。
朱曉玫究竟是誰?
她像生活在上世紀80年代
去年7月,知名音樂人李廣平發出了一條微博,在將近3萬次的轉發中,國內樂迷知道了朱曉玫李廣平的微博中,稱她為真正的鋼琴大師。
在這條微博的鏈接里,有朱曉玫彈奏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的視頻,其中,朱曉玫以行云流水的演奏,感染了許多人。
1999年,Harmonia Mundi唱片公司發行了朱曉玫的《哥德堡變奏曲》,被各古典音樂雜志評為五星級唱片,十幾年常賣不衰。
美國巴洛克音樂專家布雷德利·雷曼將這張碟和加拿大鋼琴大師格倫·古爾德1959年的演奏錄音稱為并峙的雙峰。
為什么如此優秀的鋼琴大師,我們到現在才知道她?
古典音樂愛好者張克新曾在巴黎拜訪過朱曉玫,他說,自己也是在偶然間才知道了朱曉玫。
當時在歐洲的一個唱片網站上看到有個鋼琴家叫ZHU XIAO-MEI,我一看就知道是中國人,這個唱片公司出的唱片都是很有名的鋼琴大師的錄音,怎么這個中國人我從來沒聽到過?我滿懷好奇買了她的唱片,一聽,頓時"驚為天人"。
張克新有個習慣,遇到欣賞的音樂家,他總要想方設法見一見真人。
經過法國朋友的輾轉尋找,張克新終于和朱曉玫聯系上。2011年4月,張克新來到朱曉玫位于巴黎塞納河畔的住所。
她看起來是一個很普通的女士,好像還生活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國。房子是很簡單的一室一廳,一架9尺的斯坦威鋼琴幾乎占據了整個客廳。張克新回憶道,她的眼睛很亮,沒有年紀的痕跡,她急于看清我這個來訪者到底是什么樣子,她的深情充滿好奇,但又是謙遜的。在我之前猜想里,她該是孤獨而怪癖的。
張克新說,六十多歲的朱曉玫,一直是單身,她說這么多年來,也沒有人要娶她,她就一個人走過來了。但要是真的結了婚,也許她就彈不了琴了。
她膽怯于國內音樂界的浮躁
在網絡上為數不多的資料和張克新所了解的事實中,朱曉玫的生平才一點點地豐富起來。
朱曉玫1959年出生于上海,小時候就顯示出極高的音樂天賦,8歲就開始在電臺和電視上演出。
文革期間,朱曉玫被下放到河北張家口的農場,那四年半的時間中,她總是找各種機會偷偷練琴。據她當時的同學黃安倫回憶,她竟然找到了一臺鋼琴,只是,這臺鋼琴缺了琴弦,她用鋼絲代替了琴弦。文革結束后,她考上了中央音樂學院的研究生。1979年,在恩師周廣仁的幫助下,她前往美國深造。
1985年,她決定到心中的音樂圣地巴黎去闖闖。
在巴黎,朱曉玫依舊是無親無故,她每天打工、練琴,生活沒有更多色彩。
一次,在巴黎的家庭音樂會上,她演奏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聽眾中的一位老太太被深深感動,把自己在塞納河旁的公寓以極低的價格租給她,她就一直住到現在。張克新說。
一年一度的北京現代音樂節上個月末在北京落幕,該音樂節的創辦者、中央音樂學院副院長葉小鋼在音樂節結束后發了一條微博:本屆音樂節上,最遺憾的是朱曉玫沒有來。
葉小鋼曾在去年聯系過朱曉玫,問她是否愿意來參加今年5月的北京鋼琴音樂節,朱曉玫再三考慮,最終還是沒有來。至于原因,葉小鋼說:她對國內音樂界浮躁的氛圍非常膽怯。
如果僅論技術,朱曉玫可能比不過國內許多鋼琴家。但她彈鋼琴已經達到了某種境界,這種境界就是別人所無法比擬的。如果有機會再和她交談,我一定把國內樂迷期盼她來國內演出的殷切心情,轉告給她。張克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