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肖邦致敬——鋼琴天才孫梅庭獨奏音樂會7月28日20:00~22:00在深圳音樂廳開啟
他5歲登上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的舞臺,6歲被譽為鋼琴神童,14歲在美國林肯中心愛麗思太利音樂廳成功舉辦了個人音樂會,24歲成為茱麗亞音樂學院最年輕的鋼琴演奏博士。他就是孫梅庭,1981年出生的年輕鋼琴家。7月28日20:00~22:00,他將于深圳音樂廳開啟向肖邦致敬——鋼琴天才孫梅庭獨奏音樂會,用實力向深圳的觀眾致敬。
然而,就孫梅庭本人而言,他似乎認為無論是博士頭銜,抑或是獎項,這些光環都不重要,他希望被評價為一個好人,盡量做好事,過得開心。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他更注重談及鋼琴教育,認為學習鋼琴確實可以讓人變得更加聰敏,但是功利性不要太強,更重要的是要過得開心,將生命過得美好。
談音樂:好的音樂改變人生
廣州日報:您走到今天,是個人天賦比較重要,還是勤奮更重要?
孫梅庭:努力更重要,人無論做什么事,都是要勤奮。小孩子永遠都想要有人夸獎,家長會更多鼓勵自己,不過長大了以后,更多自身認為不能浪費時間,要學習到知識。當然,人在成長中依然需要一些運氣。不過,不通過努力,人是不可能成長的。
廣州日報:音樂對于一個人的生活意義在哪里?
孫梅庭:好的音樂應該會對人的一生有所改變,當然這并不是僅僅指古典音樂。所謂好的音樂,我的觀點是應該是比較復雜,抒發的感情層次更豐富,可以同時表達不同的觀點,比如樂觀、懷舊等等。而不太好的流行音樂,甚至一個概念也表達不了。很多人一生中沒有接觸到好的音樂,是非常可惜的事。我的一個網友有一段時間受到巨大打擊,心情很低落,我介紹他聽肖邦、莫扎特的音樂,他情緒開始慢慢調整,逐漸變得平靜。
廣州日報:似乎在中國,人們日常生活中接觸古典音樂的機會并不算太多。如何引導更多人熱愛古典音樂呢?
孫梅庭:其實現在電影、電視劇有很多運用到了古典音樂,人們接觸到古典音樂的機會不少。不過,真正要重視的教育。家長教導小孩子學音樂,但是家長自身也要學習欣賞,與孩子進行交流。我有認識兩名神經科醫生,他們一直從事研究鋼琴和古典音樂對于大腦作用的分析。
鋼琴對于人智力確實是有益處的,而且有科學依據。根據他們的研究,對小孩而言,鋼琴有利于大腦的發育。而對于成年來說,有益于延緩衰老。我有一個身患老年癡呆癥的朋友,他現在已經去世了。我倆最后一次碰到是其結婚60周年的儀式上,他所有的都不記得了,卻還能記得我這個彈過鋼琴的人。
談愛好:愛燒菜也愛攝影
廣州日報:聽說在鋼琴演奏之外,您最喜歡的是天體物理?
孫梅庭:那是我比較年少時的愛好,上大學時我曾經考慮要不要念物理。我比較偏好燒菜和爬山,爬山更多是野營一類的。彈鋼琴的人本身具備一定的品位,一般燒菜不會燒得太差(哈哈笑)如果菜做得自身不太滿意,我也會努力改進,而且我一般會自己創作,不會用別人的菜譜。
另外還有一個愛好是攝影。攝影與鋼琴演奏其實有相通之處。鋼琴演奏會一般時間會較長,然后曲終人散,找不到痕跡。但是,就攝影來說,雖然是一瞬間的事,但是拍攝的剎那卻凝聚了拍攝者個人的很多思考,而且照片可以存留下來,很久之后還可以回味。
談自我評價:希望成為一個好人
廣州日報:您是世界級頂尖音樂學院的高材生,也獲得了不少國際獎項,許多光環籠罩在您身上。那您希望外界如何評價您?
孫梅庭:希望被評價為是一個好人。盡量做好事,過得開心。盡量不要傷害到別人。
廣州日報:深圳有很多孩子學鋼琴,其中部分家長們也對此抱有很大期望,希望像郎朗和李云迪一樣有成就?您怎么看?
孫梅庭:學鋼琴得到重視,本身是一件好事,但是功利性不能太強。學鋼琴、學藝術,最重要的意義不是出成績,是讓生命變得美好。
孩子們學鋼琴,不一定一開始就非得學習鋼琴專業。學琴,有助于讓人變得更聰明,以后能從事會計、律師、醫生等職業也非常好。獨生子女更重要的是讓其自立,要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