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可跨越文化,能讓人更多地了解其蘊含的文化、歷史和傳統,每一個音樂家都應是文化的使者,郎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在維也納音樂廳落成100周年之際,郎朗用鋼琴奏響的音符再次打動了維也納聽眾,給這座承載著維也納音樂文化歷史的殿堂留下了又一段美好記憶。
剛結束音樂會演奏的郎朗精力充沛,仍是一個充滿朝氣、性格開朗的大男孩形象。作為從中國走出的年輕鋼琴演奏家,郎朗的音樂已跨越全球幾大洲,很多人都因為音樂成為他的樂迷。
郎朗告訴記者,音樂是文化的紐帶,是跨越文化、語言的橋梁。和很多藝術品一樣,音樂中蘊藏著一個歷史時期的文化和傳統,能讓人讀到很多藏在其背后故事和語言。
在談到東方人如何在演奏中很好地詮釋西方古典音樂時,郎朗認為,西方音樂對中國人來說并非高不可攀,音樂雖然需要文化環境的土壤,但音樂本身卻可以跨越文化。
他說,隨著中國開放程度的不斷提高,西方古典音樂對于他這代人已不再陌生,大家從小就同時接受中西方文化教育,而這個趨勢在未來將會更明顯,文化的交融越來越多,中國將會越來越向國際化發展。
但他也認為,從他的成長經驗來看,海外的學習經歷也必不可少,我15歲出國學習,這很重要,尤其需要一些音樂大師的影響,音樂不是啃書本,要豐富自己的閱歷,同時要了解西方文化,要有環境的熏陶。
雖然現在大部分鋼琴曲是西方古典曲目,但郎朗在演奏時也偏愛中國曲目,他一直都希望通過演奏中國曲目,讓西方聽眾也有機會感受到中國音樂的獨特魅力,從而更加了解中國音樂,也更多走近中國。
一些音樂演奏家在早期成名后,逐漸將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育、指揮、作曲等方面。對于職業人生規劃,郎朗認為,相對于其他方面的發展來說,自己還是更適合繼續鋼琴演奏事業。現在他除了演奏外,還可以把經驗和想法分享給更多人,事業面更寬。
作為古典音樂屆的明星人物,郎朗已成為無數國內小琴童心中的標桿。對于音樂教育,郎朗認為,培養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十分重要,尤其在剛起步時,只有這樣小孩才會有更多主動性,此外,學習音樂更不能盲目跟風,要有規劃、有耐心。
有的小孩還沒有體會到音樂是什么,就開始每天練音階了,這樣小孩的音樂愛好就被扼殺了,要讓他們熱愛音樂,而不是恨音樂,郎朗說。
但要成為一名音樂家,郎朗認為,除了老師的引導和自身的不斷努力,還要靠自己在音樂上開悟。這對于演奏家來說是畫龍點睛的一筆,雖有一定難度,但必須自己去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