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女生席宇是無錫金橋雙語實驗學校初一(1)班的學生。她3歲學琴,7歲就獲得鋼琴10級證書。2008年在第三屆亞洲青少年音樂比賽無錫賽區選拔賽中,榮獲中國作品組特等獎。2010年7月,9歲的席宇赴香港參加第三屆鋼琴大賽亞洲總決賽,榮獲兒童b組第五名。2011年,無錫舉行奕翔國際杯青少年才藝大賽總決賽,她榮獲冠軍獎杯。2012年赴德國柏林參加第11屆中德青少年節鋼琴比賽又榮獲一等獎。她以中國考區第一名的成績,成為今年唯一被奧地利維也納國立音樂與藝術表演大學鋼琴天才班錄取的中國學生。
練琴時指節全被刮破,但還是堅持繼續練
昨天,剛剛在母校舉行完告別演出,13歲的席宇臉上還帶著彩妝。她告訴記者,自己已經習慣了在聚光燈下表演。聚光燈能讓觀眾們看清她精致的五官、不斷更換的表演服,但是卻讓觀眾們忽視了那雙彈出美妙音符的雙手。在臺下,記者才有機會看清她的雙手,這是一雙略有點變形的雙手,指節因為長年練琴而顯得鼓出,每根手指的指甲都異常的短,雙手即使在放松的情況下也保持著能和琴鍵最溫柔接觸的形態。
她說,自己的手現在已經養成習慣了,練琴是很辛苦,我記得練得最痛苦的是‘刮鍵’,因為要用手指在琴鍵上連續地滑動,練到最后指節全部都被刮破,但還是堅持著繼續練。她告訴記者,因為最近訓練量不大,現在手上的老繭已經消去一點了。說話間她攤開了自己的手掌,她的手在女生中也算是比較小的,但她的手掌卻能在琴鍵上跨出8個跨度――這個長度大約是16厘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是極為嚴苛的訓練,剛練琴的時候,每天都要把手掌靠在墻上壓,直到把指筋拉長為止,這在一般手掌比較大的男生都覺得吃力,更何況是小女孩了。一位兒子曾經與席宇一起練琴的媽媽告訴記者。
10年練琴超兩萬小時,最向往卡林教授
在十年的練琴生涯中,她拿過的獎項從地市級到世界級,這些獎項如同一座座路碑般記錄著她成功的腳步。她坦言,自己并非天賦異秉,獲得成功主要是源于自己的努力,我覺得自己最優秀的地方就是我夠努力,我的天賦并不是很高,我覺得自己的成功可以用那句名言來形容:‘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天賦。’作為一直在背后支持女兒的人,席宇的母親顧女士十分認可女兒的努力,她從學琴開始,每逢周六周日都要練十一二個小時的琴,其他時間上完課回家也基本要練兩三個小時,十年來從未間斷過。顧女士還記得,有一次席宇生病在醫院掛鹽水,到了練琴的時間,她非要拖著爸爸回家練琴。十年里無數次遇到瓶頸期,那是最難熬的時候,根本不知道怎么練才能提高,但是每次她都能咬著牙練下去。
作家葛拉威爾曾提出了著名的一萬小時定律,席宇在10年間練琴的時間加起來已經超過了兩萬個小時,當記者現場為她算出這個數據時,她滿臉驚訝地表示沒想到。但在她看來,兩萬個小時的練習只是她成功的開始,7月15日就要啟程去奧地利了,現在最期待的是能在那么好的氛圍里面學琴,以后我的老師是卡林教授,真的很期待跟他學習鋼琴。
最不滿自己太內向,最不舍的是父親
席宇告訴記者,如果說自己最大的優點是夠努力,那自己最大的缺點就是太內向,我是白羊座的女生,但還是感覺自己有點內向,以后想多學會和別人溝通的技巧。這次出國,她希望自己的性格能變外向一點,畢竟國外的氛圍是這樣,希望自己也能變得外向一點,我還是蠻喜歡和人交流的。而臨別在即,她告訴記者不舍得的人有很多,我不舍得老師們,還有我的同學,還有每一個家人。而最不舍得的則是父親。媽媽已經辭掉了這邊的工作,將和我一起去維也納陪讀,這樣家里就剩下爸爸了。
顧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去維也納后會先進入天才班學習,兩年后就可以進入青少年演奏家的預科班,并最終成為該大學的注冊學生,我在企業工作,她爸爸在法院工作,家里也沒有音樂的傳統,女兒她完全是憑著熱愛和努力進入了天才班,她現在年紀還小,我只能辭掉工作過去陪讀了。